365bet体育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当前位置:主页 > 政企互动 > 正文阅读

红军东征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发布时间:2015-12-30  作者:admin  浏览:

意见征集

      1936年1月下旬的一天,一支商旅模样的队伍,正沿着黄土高原崎岖的羊肠小道,冒着刺骨的寒风,艰难地朝着清涧方向前进。走在队伍前头的是位身材魁伟,穿一件蓝色棉大衣,一双旧棉鞋,手拄一根树根子的人,他就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准备带领红军渡黄河东征,打击日本侵略者。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完成了伟大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的陕北革命根据地。12月17日到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了且有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2月27日,毛泽东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当前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决定由毛泽东率领红军渡过黄河东征。1936年1月下旬,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分两路准备从清涧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2月6日(农历正月十四)部队到达离黄河西岸30里的清涧县袁家沟村。
      袁家沟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峡谷风景里,一条小河由北向南把全村分成两半。毛泽东住在老共产党员白育才家的窑洞里,这是一座坐东向西的独院子。当天夜里,纷纷扬扬下了一场大雪。7日,毛泽东披着蓝棉布大衣,踏着满山遍野的大雪,亲自到黄河岸边视察敌情、水情。当毛泽东登上高家坬塬时,东望是茫茫的晋西高原,北望是万里长城,西望是壮丽的陕北高原,俯首是冰封雪盖的黄河。面对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回顾中国历史,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吟出了气势磅礴、雄浑衰迈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天,毛泽东又返回袁家沟,在白育才家的小坑桌上挥笔书下了这首词。如今,小坑桌已成珍贵文物,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2月15日,以红军主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二十八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19日毛泽东亲自签署发表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东征宣言》,发出了震撼中外的“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的号令。18日,毛泽东同彭德怀在袁家沟发布东征作战命令。同时,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东征形势与任务的报告。19日毛泽东及其随行人员来到高杰村,住在白家元的窑洞里,听取批准了彭德怀司令员关于强渡黄河的作战方案,决定渡河时间在20日晚8时。20日晚上,红十五军团在辛关渡口突击渡河成功,红一军团在延川清水关、绥德沟口一线渡河成功。东征战役拉开了序幕。21日毛泽东与随行人员一起从辛关房儿沟渡口踏上渡船,闯过惊涛骇浪,渡过黄河。24日晚,彭德怀由沟口东渡黄河。